发布时间:2020-05-14 16:43:00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1 | 新文科视域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与实践 | 吕志峰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2 | 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构建研究 | 闫寒冰 | 教育学部 |
3 | 中国特色经济学融入本科教学体系的探索 | 李巍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4 |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跨语种外语人才培养 | 杨延宁 | 外语学院 |
5 |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 肖洋 | 传播学院 |
6 | 基于专业认证的师范生师德培育模式创新探索与成效评估 | 吴薇 | 孟宪承书院 |
7 | 人工智能时代工商管理专业智能商业培养方向建设 | 何佳讯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8 | 基于“新文科”背景凸显“三大使命”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新探索 | 袁筱一 | 外语学院 |
9 | 基于“新师范”理念下的历史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 黄爱梅 | 历史学系 |
10 | “新文科”理念下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 梁志 | 历史学系 |
11 |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学习体验问卷(通识课程版)研制 | 韩映雄 | 教育学部 |
12 | “理论、方法与德性”三位一体的哲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 潘斌 | 哲学系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1 | 以问题为中心的《法理学》教学实践——基于PBL模式的双师同堂教学尝试 | 于浩 | 法学院 |
2 | 师范大学“朗诵艺术”课程创新实践教学改革 | 马力 | 传播学院 |
3 |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智慧云探究 | 王丽苹 | 软件工程学院 |
4 | 智能化数学教学模式探讨——以《数学分析二》习题课为例 | 王丽萍 | 数学科学学院 |
5 | 《文人四般雅事实践》中国传统文化通识选修课实验改革 | 叶舫妤 | 设计学院 |
6 | 基于SPOC的混合式法语语法教学模式设计 ——从语言技能课到跨文化素养课 | 毕笑 | 外语学院 |
7 | “知识-兴趣-能力”一体化渐进式教学方法 | 全红艳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8 | 基于慕课的《概率论》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 许忠好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9 | 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马克思的思想世界》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 孙亮 | 哲学系 |
10 | 基于uCore OS的操作系统课程实践改革 | 李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11 | 档案袋评价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运用—以《日语精读》为例 | 杨敬 | 外语学院 |
12 | 成果导向型混合式教育在《社区社会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 | 吴同 | 社会发展学院 |
13 | 基于“半导体器件测试”的新工科教育模式探索与教学实践 | 吴幸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14 | 指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 张中印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15 | 研究型实验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与探索——以《植物生理学实验》为例 | 张伟 | 生命科学学院 |
16 | 基于“三维度混合式教学”的旅游与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 张琰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17 | 新技术整合与主体性激发:移动互联环境中新闻采访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陈红梅 | 传播学院 |
18 | 以市场需求和实践能力发展为双重驱动的英语专业英汉/汉英翻译课程教学改革 | 陈俊松 | 外语学院 |
19 | 针对多学科背景学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 周迎春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20 | “以赛促学、产出导向”的英语演讲能力培养模式 | 赵朝永 | 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
21 | “卓越教师”诉求下的师范生创新教学能力培养探索 | 姜冰倩 | 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 |
22 |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本科生科普创作能力培育 | 姜晓东 | 生命科学学院 |
23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中的决策情境知识构建与应用研究 | 姚占雷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24 | 以法官能力的养成为目标的案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课程为例 | 袁琳 | 法学院 |
25 | 本科生《货币金融学》“学活、学精”教学改革 | 聂丹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26 | 《影像》课程翻转课堂探索与实践 | 顾欣 | 美术学院 |
27 | 面向通识人文素养培育的《哲学导论》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 徐竹 | 哲学系 |
28 | 《动物生理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 高良才 | 生命科学学院 |
29 | 基于师范生英语教学能力微认证的课程改革与研究 | 高惠蓉 | 教育学部 |
30 | “道法术器”在城市生态系统工程混合式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 韩骥 |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
上一篇:关于2019年11月30日普通话水平自费测试证书发放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2020年度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和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评选结果的公示
版权所有 © 2011《全球教育展望》编辑部 沪ICP备05003394
通讯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邮政编码: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