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和家长参与:自主招考的城乡烙印
【作者】易全勇 王丹
【关键词】
父母参与 自主招生 文化资本 城乡差异
【摘要】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异已经从过去的能否上大学转移到现在的上什么样的大学。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家庭背景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分析上,较少关注家长是通过何种机制将这些优势传递给后代,尤其是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城乡家庭面临哪些结构性约束,他们分别又是如何应对这些约束的。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三个家庭(分别是农民、外出务工、市民家庭)进行的为期7个月的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挖掘他们背后的家长参与逻辑和内心世界,运用深描手法展现了城镇化在他们身上的特殊烙印。研究发现这三种家庭的家长在参与子女自主招生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透过文化资本理论和家长参与理论两条轴线,本文尝试用阶级与城乡的交叉性影响来分析不同家庭在子女高考升学过程中的城乡差异及其家庭优势传递路径。
上一篇:农村学校家长参与的低迷现象研究--专业主义、不平等关系与家校区隔
下一篇:农村高中日常教学实践与高考改革之脱节--为何“寒门难出贵子”?